湖北是什么剧

怡之云 问答 162

湖北是什么剧?

精选回答

共1条回复
  • 梁不凡
    梁不凡
    我是《怡之云》签约作者:梁不凡!

    湖北是什么剧

    湖北素有“戏曲大省”的美誉,现有22个地方剧种,有属于皮黄系统的汉剧,南剧和湖北越调;属于花鼓系统的东路花鼓,天沔花鼓,襄阳花鼓,远安花鼓,黄梅采茶戏,梁山调,提琴戏和文曲;还有属于高腔系统的清戏,以来外省传入的高台戏,灯戏等。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汉剧、楚剧和荆河花鼓戏。

      如按地区划分,则恩施自治州有南剧、灯戏、堂戏、傩戏、柳子戏;十堰市有山二黄、郧阳花鼓戏;宜昌市有远安花鼓戏;荆州市有荆州花鼓戏、皮影戏;黄冈市有东路花鼓戏、黄梅戏、文曲戏;黄石市有阳新采茶戏;咸宁提琴戏等。

      湖北的地方戏曲剧种可分为皮簧、大筒、高腔、打锣四个腔系。下面就湖北戏剧作简单介绍:

      汉剧,本名汉调,旧称“楚调”,又名楚曲,楚腔,汉二黄和黄腔。1914年正式定名为汉剧。汉剧是我国戏曲艺术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流行于湖北及豫陕湘粤闽部分地区,并形成襄河,府河,荆河,汉河四大流派,汉河派成为汉剧的主流。主要声腔为西皮、二黄。其角色分为十大行当。

      楚剧,清道光年间形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改称楚剧。声腔分正腔、小调两大类,后从湖北清戏引进高腔曲牌,使楚剧增加了一类新的腔调。楚剧代表人物有沈云陔、高月楼、关啸彬、李雅樵、熊剑啸等。

      荆河戏,是流行于湘鄂交界之荆河流域的地方戏曲剧种。曾称“上河戏”或“大台戏”,1954年定今名。荆河戏约在十七世纪初期兴盛于湖北省的宜昌、沙市一带,十八世纪末传入湘北。荆河戏有弹、高、昆三种声腔,以弹腔为主。保存的传统剧目542个,其中弹腔戏500个,昆腔戏15个,高腔戏11个,杂腔小调戏16个。荆河戏传统剧目保留下来的有400多个。主要流行于的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宜昌、当阳、枝江、长阳、宜都、鹤峰、来凤、宜恩等地。

      荆州花鼓戏,旧称“花鼓子”。流行于仙桃、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钟祥、荆门、江陵诸县,以及孝感、鄂南等地。荆州花鼓戏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要唱腔有高腔、圻水、四平、打锣腔和二百余种小调。剧种击乐来自江汉平原的民间锣鼓,锣鼓牌子有“挑千子”、“三起板”、“鬼挑担”、“牛擦痒”等76个。“摘花”、“带彩”、“咬碗”是荆州花鼓戏表演尚存的三项特技。

      堂戏,又称“踩堂戏”。是流传于神农架,巴东,五峰等地的地方剧种,一说它起源于唐朝,故名唐戏。一说它是村民在婚嫁喜庆或劳动之余的娱乐活动,演出时所需场地较小,一般在农家堂屋里表演,所以称为堂戏。“堂戏”表演中分生、旦、净、丑演员。

      文曲戏,是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其前身是“坐唱”。这种“坐唱”在湖北黄梅、广济叫做“调儿”、“曲子”。文曲戏是在1914年前后,由湖北艺人在坐唱基础上学习汉剧的分行与表演,汲取汉剧音乐并配上锣鼓登台演出,创造出了改剧种。

      鄂西柳子戏,又称杨花柳,阳戏,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地方剧种。柳子戏今称鹤峰柳子戏。为容美土司田舜年所创。

      南剧,南剧音乐主要由“南路”、“北路”、“上路”3大声腔组成。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荆河汉戏有渊源关系;北路声腔由“秦腔”的梆子腔衍变而成,上路系弹戏,川梆子。此外还吸收有昆曲,高腔、民间小曲,宗教祭祀音乐的精华,形成一种有地方特色的杂腔。主要流行于恩施、宣恩、咸丰、来风、鹤峰等地。

      东路花鼓戏,又名东腔。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一种地方戏。发源于举水以东的麻城地区,故名东路花鼓。东路花鼓在民间小演唱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到了清代极为兴盛。流传于麻城、红安、新洲、黄冈、英山、罗田等地。主要唱腔有高腔、二高腔等。

      远安花鼓戏,是在远安民歌、民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据考,它形成于清同治初年。传统的远安花鼓常为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出场,故又称“三小戏”。唱腔分为主腔和彩腔两类。

      襄阳花鼓戏,曾名“躲躲戏”。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腔调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

      郧阳花鼓戏,流行于郧县、郧西、房县、丹江口市等地。郧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代中晚期。郧阳花鼓戏兼唱丝弦伴奏的琴子戏和锣鼓伴奏的八岔戏,俗称“二棚子戏”。它的声腔有琴子、八岔和采腔三类,其唱腔的“花腔”部分还吸收了“郧阳四六句”的部分曲调。

      随州花鼓戏,流行于随州,广水等地。曾称“花鼓子”“地花鼓”“花鼓戏”。1956年定名“随县花鼓戏”。1984年改名“随州花鼓戏”。由四大声腔组成的,分别为“蛮调”、“呔(tai)调”、“梁山调”、“彩调”。

      黄梅采茶戏,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赣而流传到安徽,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

      阳新采茶戏,早在清康熙年间,阳新就出现茶歌和民歌小调为唱腔的“花灯戏”,这是采茶戏的雏形。后随着黄梅戏和汉剧的传入,在道白、表演、板式等方面给予阳新花灯戏很多影响,至清咸丰年间,“花灯戏”发展成为“采茶戏”。阳新采茶戏音乐由正腔、彩调、击乐构成,正腔包括“北腔”、“汉腔”、“叹腔”、“四平”等,可塑性大,板式变化多,表现力强。彩调节奏明快,包括民歌、灯歌、田歌以及从说唱音乐中吸收过来的道情。

      灯戏,又叫恩施灯戏。系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于清乾嘉年间由四川传入恩施。恩施灯戏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调两大类,以恩施流行的花锣鼓和称之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用恩施方言演唱。灯戏因演出意义不同而名称各异。新春元宵,欢度佳节,称“贺新灯”清明祭把,称“清明灯”寿涎祝寿,称"寿灯”,男婚女嫁、抱子添孙,称“喜灯”;烧香还愿、酬神祭把,称“公灯”。灯戏剧目有60多个。

      傩戏,傩戏是在民间习俗的酬神还愿仪式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的一种地方戏曲。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傩戏分“正八出”和“外八出”两种,“正八出”统属巫教仪式,“外八出”是有情节的拆于戏和连台大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唱腔分高腔、平腔、哀腔、花鼓腔、山歌腔。

      湖北越调,流行于湖北北部地区。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被称“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越调的传统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种,有四百多出。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简称汉二黄,为汉剧的一个支派,是流行于鄂西北地区的皮黄戏种。它形成於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它的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大件,配以笛子、唢呐、笙等吹管乐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载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并被列为22个地方稀有剧种之一,被录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著名汉剧大师陈伯华称之为“汉剧之母”。

      提琴戏,源于花鼓戏。清朝年间,花鼓戏经湖南省岳阳艺人传艺到鄂南一带,融合崇阳本地花腔小调和山歌民乐而独成一体。因主要乐器是一种杆短筒长、形似二胡的弦琴,演奏者手提弦琴把琴筒抵在腰间,故称“提琴”,“提琴戏”由此得名。

      此外,湖北还有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民族地方戏剧曲,如:

    南剧,巴东堂戏,恩施灯戏,恩施傩戏,鹤峰傩愿戏,鹤峰柳子戏,长阳南曲,恩施扬琴,利川小曲,鄂西竹琴,走马渔鼓,长阳渔鼓,长阳旱龙船,满堂音,花鼓,建始丝弦锣鼓等。其中属于丝弦小曲类的曲种有长阳南曲、恩施扬琴、利川小曲等,共同的特征是均采用曲牌联缀体结构,并佐以丝弦;属于渔鼓道情类的曲种有噪鄂西竹琴、走马渔鼓等曲种,其音乐结构、表现形态、发展轨迹以及表演形式等基本相同;属于踏歌耍唱类的曲咱有长阳旱龙船、满堂音、恩施花鼓等品种,介于民间歌舞、山歌、戏曲、杂耍以及田间打唱等姐妹艺术之间,是兼有多重色彩与属性的曲艺种类,是不同艺术种类衍变融合的结果。

    湖北是什么剧 扩展资料

           湖北最大的地方剧种是楚剧和汉剧,最有名流传最广的是黄梅戏,但黄梅戏的起源问题一直与安徽有争议。另外有影响力的剧种还荆州花鼓戏。

            楚剧发源于黄陂、孝感一带。湖北楚剧之名源于汉剧前身"楚调",剧目与表演吸收汉剧成份较多。而汉剧具有原创性,是对中国戏曲有整体性贡献的一个重要地方剧种,而且汉剧直接孕育了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的诞生。

            

          

    湖北是什么剧 扩展资料

    湖北是有楚剧,还有湖北大鼓,沔阳皮影戏

    提琴戏
    2023年06月14日 11:03

联系我们

邮件:kez888@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